《小嘴巴.說大道理——普通話電台經典名句廣播劇比賽》(2022/23 學年)由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(本會)主辦,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(語常會)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,於2022年12月起舉辦一連串推廣普通話活動,包括普通話經典名句廣播劇訓練工作坊(三節)及普通話電台經典名句廣播劇比賽。
本活動旨在為中、小學生營造趣味盎然的學習環境,以增強學生的創作能力及普通話應用能力;鼓勵學生多讀中華經典名句,並認識當中豐富的文化內涵,拓寬知識層面。
活動一:普通話經典名句廣播劇 訓練工作坊(三節)
對象:全港中小學師生、家長及對普通話或廣播劇有興趣的公眾人士
參與者可報名多於一場,並可獲本會頒發電子版「聽講證書」
節次 |
講者 |
工作坊內容 |
日期及時間 |
形式 |
1 |
葉泳詩女士 新城電台節目主持 |
以聲音塑造故事—— 如何在電台演好廣播劇 (語言:廣東話為主) |
2022 年 12 月 2 日 (星期五) 下午 3 時30 分至 5 時 |
線上進行 (YouTube或Zoom直播,師生可於學校課室或禮堂以同一賬號集體觀看, 或在家獨立觀看) |
2 |
洪艷霞老師 |
靈活應用語言技能—— 用普通話演繹廣播劇的技巧與竅門 |
2022 年 12 月 5 日 (星期一) 下午 3 時30 分至 5 時 |
|
3 |
黃麗萍博士 香港都會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高級講師、香港教師戲劇會執委會主席 |
如何改編及創作廣播劇劇本 (語言:廣東話為主) |
2022 年 12 月 8 日 (星期四) 下午 3 時30 分至 5 時 |
活動二:普通話電台經典名句廣播劇 比賽
- 分為初小組(小一至小三)、高小組(小四至小六)、中學組(不分年級)。
- 初賽階段,每支參賽隊伍須從中華經典名句中選取一句為藍本,將其背後的故事改編成廣播劇。廣播劇須以現代標準漢語(即普通話)演繹,並傳達出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及人生觀。各組別的廣播劇長度分別為(初小組、高小組)3至8分鐘及(中學組)5至10分鐘。參賽隊伍須於 2023 年 2 月 22 日(星期三)或之前將廣播劇稿本和錄音電子檔(MP3 格式)電郵至本會或上傳到本活動網站,按時遞交作品的隊伍將獲5分加分。
- 本會邀請之評審小組將按四項評審準則(如下)評選45支隊伍(初小組、高小組、中學組各15 支)進入決賽。
- 初小組、高小組、中學組:
- 故事內容 (30%):廣播劇主題、劇情及結構完整度,各佔10%;
- 語音面貌 (30%):字詞的發音準確度及語言流暢度,各佔15%;
- 演 繹 (30%):聲線、對白節奏及角色的鮮明度,各佔10%;以及
- 整 體 性 (10%):具感染力及有統一風格。
- 初賽及決賽的評審準則相同。在演繹部分,評審小組只就學生演繹水準進行評分,特製聲效在初賽及決賽中皆不予評分。評審小組將由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導師及教育界資深普通話老師組成。
- 決賽隊伍會獲安排於新城電台參與節目錄音。
- 比賽作品將於 2023 年 4 月至 8 月在新城電台知訊台播放,共 20 集,每集 1 小時,每次將播出2 至 3份作品。
- 曾參加2021/22學年比賽的學校須以全新題目作賽,否則參賽資格將被取消。
活動三:頒獎典禮
- 於2023年8月內舉行。所有得獎隊伍均獲邀出席。
- 若疫情反覆,頒獎典禮將取消,獎品改為由獲獎隊伍派授權人士前往本會會址領取。